近期,听到东莞的一名改善顾问分享:“在当下的制造型企业,特别是台企,它们对应届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低。千禧年初,大家都青睬名校毕业的应届生;至于现在,普通院校可以,没有学位证的也招收…”
这位顾问的分享,让我陷入了沉思,想起了美国弗罗里达州,关于买土豆的故事。
故事里,约翰和哈里同时进入一家蔬菜贸易公司上班,半年后,约翰被升任主管,而哈里却依然是普通员工。他跟总经理抱怨:“我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对上司交代的任务按时按量地完成,从来没有拖沓过,为什么我没有升职呢?”于是,便有了让其买土豆这个插曲。哈里在买土豆的过程中,想得更全面、周到,能真正理解自己所要做的工作,于是,各大企业纷纷拿着这个故事,用来教导自己的员工。
倘若,这个故事发生在2019年,哈里还是这么做的话,我想,他的处境将非常危险。“哈里,我们蔬菜贸易的策略是什么?为什么约翰买土豆的行动策略跟你是不一致的?你怎么还是在凭经验做事情!”现在,我们更强调流程,讲设计Guideline。任何一条流程,包括是买土豆,好的执行办法,都是应该被写入文件、盖章,实现标准化的。
我们可以看交通规划,以前的十字路口,是没有红绿灯的。当车辆变多,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越来越频繁,人们就想到了防错: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但是,司机们无论是技术还是对交规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时候,我们应该把“肇事者”集中起来,高举“向老司机学习”的口号?
我们不能依赖于司机的技术,或其对交规的理解得到提升,从而杜绝交通事故。事实上,交通和公路两个部门都行动起来了。在下班的车流高峰期,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我们不难见到交警或者劝导员在十字路口执勤的背影。公路的设计规划也开始发生改变,既然十字路口装红绿灯没办法杜绝交通事故,那就架立交桥,挖地下隧道。
基于地理环境和车流情况等因素考虑,采取不一样的执行策略,相关部门已经开始搭建体系,明确相关的文件和要求。即在什么条件下,十字路口只安装红绿灯?什么条件下还要出动交警出勤?什么条件下得架立交桥,什么条件下需要挖地下隧道?等等。
我们常常要求别人:用心去做事情,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要像“哈里”一样,学会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当别人交办你做一件事时,你在做完他的要求后,停下来想一想,还有什么是要现在做的。但是,现实就如同我们都知道要谨慎开车,而在电视的新闻里,交通事故还是频频发生。这家蔬菜贸易公司,比起一个“哈里”,我想更多还是像“约翰”一样的职员,兢兢业业,大家也想升职,只是没有太多的创造性。
怎么让“约翰”变得像“哈里”一样睿智?许多企业都给出了答案。由于企业建立起了强大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模板,它们不再需要招很多名校毕业的应届生;设置的一般实用性岗位,它招募普通院校的学生可以,甚至没有学位证的也可以。其实,他们就是对工作进行了细分,建立了学习路径,实现岗位与工作职责标准化,达到快速培养、快速迭代。
主管“哈里”有培养“约翰”的职责和义务,一代又一代的“哈里”,把买土豆的流程建立并完善起来,变成文件并盖章,实现标准化。执行文件再下发至新进的“约翰”手中,“约翰”们按部就班,与“哈里”的行动策略保持一致,自此,天下再没有难买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