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ggec.com.cn:6005/Img/2020/4/pc20200403e5e7051d35ae4550b2eb17629dca876602.jpg
北海道大学生物学教授长谷川英佑,他在2002年做了个实验,将90只蚂蚁分成3组,然后在各自的人工巢穴里安装了微型摄像机,观察它们
http://news.ggec.com.cn:6005/wx/content/2020-04/03/000364.html

等待处理…

懒蚂蚁效应的思考

作者 J24W车间 梁伟康
2020/4/3

北海道大学生物学教授长谷川英佑,他在2002年做了个实验,将90只蚂蚁分成3组,然后在各自的人工巢穴里安装了微型摄像机,观察它们的日常行为。结果发现,每个小组都有20%的蚂蚁其实是不做事的,要么躺着不动,要么就是在巢穴周围四处闲逛,教授叫它们“懒蚂蚁”。

这就奇怪了,这么勤劳的物种,怎能容忍一群白吃白喝不干活的废物?但是稍等,它们的作用只有非常时期才能体现出来。当研究者断绝了这群蚂蚁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平常工作起来很勤快的蚂蚁立刻陷入混乱,急得团团转,反倒是那20%的懒蚂蚁站了出来,带领蚁群找到新的食物来源。原来,它们平时的四处游荡、玩耍,其实是为了侦察和研究。也就是说,蚂蚁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智慧:种群要保持一部分“闲逛”的自由,在遇到危机时,才更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这项研究结果被管理学者形容为“懒蚂蚁效应”。

在车间的日常生产中,有些线段长整天忙忙碌碌,日程安排的满满的,早上在产线帮忙,下午也在产线帮忙,就像那80%的蚂蚁那样勤快老实只知低头干活不知道抬头看路,那它可能看起来效率高,但是关键时候的应变弹性比较低,因为车间日常生产中,上级随时可能找你开会,下属随时可能找你汇报,生产过程中突发情况随时可能需要你冲到第一线去解决。这样一来,你就很容易陷入事务性的繁忙中,忙着打电话,忙着发邮件,忙着处理各种问题。最直接的后果,产线5S没有保持好,生产效率没有提升,生产质量得不到保障。一天到晚的瞎忙,你哪里还有时间去处理这些问题呢?

一个管理者整天加班还嫌时间不够用,并非什么值得夸耀的事。而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管理水平,因为管理者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人力,也不是预算,也是时间。不管我们平时生产任务有多忙,也总要给自己留出反省总结和提升的时间,要“闲”下来,这个“闲”不是说让你脑子放空沉迷于玩手机聊天,而是让你好好思考一下,我们班组生产作业内容动作是否规范,产品生产流程中那些动作是可以改良提交合理化建议,生产现场5S方面的维护是否到位。

2020年,希望大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要瞎忙,因为“忙不一定高效,闲也不一定浪费”,以上内容与大家共勉。

上篇:金点子智慧竞技开始啦!
下篇:国光乐团迎春晚会幕后的那些事
分享到

© 2019 国光电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