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ggec.com.cn:6005/Img/2020/7/pc2020070183c0af33d8f145518757d9f6d59157c004.jpg
有没有试过把自己解剖开来给人看?当然,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而非真的医学解剖,马良的《坦白书》便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要叫《坦白
http://news.ggec.com.cn:6005/wx/content/2020-07/01/000498.html

等待处理…

坦白书

作者 梧州基地 小师太
2020/7/1

有没有试过把自己解剖开来给人看?当然,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而非真的医学解剖,马良的《坦白书》便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要叫《坦白书》,作者说因为除了坦白,别无选择。

这句话真的超级很悲观,不过我也是这样,自己悲观的时候觉察不了,看到别人说这种话,就知道了原来这是悲观的表现。坦白书中写到:“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于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的软弱,嘴里振振有词都是因为心里满是怀疑,深情是因为痛恨自己无情,这世界没有一件事是虚空尔生的,站在光里,背后就会有阴影。”我猜很多人看完都会觉得这是在说自己,之前流行的一波对讨好型人格的讨论,当时觉得哇塞说的太对了,说的就是我,我得好好反省反省,得想想我应该怎么样才对,是的,大家都是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没啥不一样的。知道自己有毛病,反思过后能去改,然后互相包容,开开心心过的日子,对别人,对自己,都宽容点。

马良在《坦白书》中最广为流传的一段,既深刻又现实,细细读来,甚至让人有些羞愧:“我们是自己,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又担心不受待见的自己;我们是自己,可以把真实隐藏起来,精心打造一个个会让人喜爱面具的自己;我们是自己,讨人欢喜,却又迷失方向的自己,这样的我们自己,其实不是我们自己。”我们都是带着面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早已习惯,夜深人静,却也因为找回自己的需要,想要找回真实。所以,我们都需要马良和一本他的《坦白书》,启发自己抛下面具,活出真我。

如果看了这些觉得比较沉重的话,那么书中也有其他欢快了的经历。例如在“11岁时候的一张漫画”随笔中通过偶然从海莹妹妹那里得到自己儿时的一张漫画,从漫画中引出了“胖爷爷”的故事,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叫坚强和乐观。当然,如果对于随笔这些没有什么兴趣的话,在这本书中还可以欣赏到作者的这些摄影作品,其中还有行为的艺术哦。

每个人都有一本坦白书,只是形式不同罢了,而我的坦白书,则是我刚做排产员的这半年以来的一些感悟。每份工作都会有一个过渡期的,过渡期真的很难熬,每天都在学习新的东西,感觉大脑承受的已是负荷了,甚至有时候晚上会加班到凌晨两点,当然,造成车间加班到凌晨两点的,无疑是排产员工作上的疏忽与过错。但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了还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过后依旧还是会犯错。其实更应该做的是在犯错之后,懂得反省自己,能从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这过程当中懂得吸取教训,并及时补救,避免再犯。坦白书中写到的成长是怎么一回事,我想不过如此了。

如果想倾诉,却仍是暂时缺乏解剖自己给人看的勇气,不如先从《坦白书》开始思考自己吧。毕竟,不能坦白的生活是很无力且无趣的,如马良在书中说的:“一直想把所有道貌岸然的失眠的夜晚都交给魔鬼,交换哪怕只有一半长度的放浪形骸的生活,至今未果,可惜了。”

《坦白书》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坦白,也是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心迹。读完这些文字,便不难了解他的那些荒诞怪异的作品了,那里包含着他成长中的每一瞬间。读他的著作,就像在读生命,一字一句皆坦白,《坦白书》是马良顺手为我们调制的鸡尾酒,味道如何,尝一尝吧。

把封底上的一句送给自己“勿忘初心,保持天真”。

上篇:栀子花开
下篇:六月晴空
分享到

© 2019 国光电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