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1名同事结伴参加花都区北回归线25公里穿越徒步大会。一开局,队伍只用时1小时12分,就到达了距离起点6公里的补给站——榕树窝。这个开头非常的好!大家一路说说笑笑,我心里窃喜,不停地拍照,录像,开始构思如何为此次活动制作大片!
我们的队伍里,有一个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学斌。他很年轻,只有23岁,身高1.7米,可体重却重达188斤,我们亲切地叫他小胖!虽然他曾经有在公路徒步50公里的经历,但这一次,是在高温酷暑中登山穿越,和平地徒步有着天壤之别。
欢声笑语随着海拔的攀升减少了。此时,每个人都大汗淋漓,可小胖却没出多少汗,嘴唇有点发白,必须停下来休整。综合考量之后,大家决定分成两组。木箱一部6人为一组,先行出发。木箱二部3人和SFA的楚鑫,小胖为一组,待小胖状态好转再出发。我们跟随着小胖,以他身体能承受的速度前进。为了帮他减负,男队员帮他背包,还调侃他是不是带了太多吃的背包才会那么重。遇到陡直的望不到尽头的下山台阶,就搀扶着他慢慢下。
太阳渐渐上升到了头顶,高温笼罩着整座山,身上的衣服湿透了又干,干了又再湿,豆大的汗珠一滚落到地上就快速地蒸发了。一路上有不少徒友都出了状况,擦伤、扭伤、抽筋、中暑……小胖总是主动上前询问并提供药品。原来在他重重的背包里,一大半都是户外常用药,他是一个飞不动的天使啊。我们分工协作,有人去护理受伤的徒友,有人去路边找车辆转移伤员,有人去采集山涧水补给……
水、运动饮料、食品都迅速地消耗完了。小胖摊开手掌,掌心满是白色的盐粒。他的状态也越来越不好,刚开始大约1公里休息一次,后来几乎走几百米就要休息。6公里的山路,我们居然耗时4个小时,他心里很焦急,但又不舍得放弃,直到他的腿抽筋,疼得再也挪不动……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把他护送到最近的补给站,随工作人员先行下撤,其余4人继续前进。
在正午的暴晒中猛然加速2公里之后,另外一个昨晚没休息好的队员,也开始出现体温过高,心率过快等不适,速度持续减慢。最后,我们这组不得不再次做出抉择,到达下一个补给站就全体下撤……我们的行程就此告终。值得欣慰的是,木箱一部的队员完成了全程25公里。全队11人都安全回到了营地。
这次徒步让我们深受教训。首先,对自身的体能和近期的身体状态要有正确的判断,并且量力而行;其次,对现场的环境和当天的气候做详细的分析,装备、补给要准备充分;再次,团队要根据队员体能差异,掌控好整体前进的节奏,什么时候休整,停留多久,什么时候补充能量,要更周详些。最后,一定要经常锻炼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
遗憾的美好之处就是让人更期待明天,最后,作一首打油诗来感怀这次活动:
灼灼烈日耀当空,
昂昂雄英志相通。
崎岖山关看不尽,
高歌漫道乐无穷。
知身空乏惜惜叹,
感怀君心暖暖拥。
来日与君再携手,
任尔烈日雨雪风。
部分队员的合影(摄影 陈楚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