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归来》,看的心里五味陈杂,不知该痛恨旧时代所造就的风气,还是该惋惜主人公至死不渝的爱情。
影片主要讲述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家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其女儿丹丹因为父亲逃跑的原因致使她只能在舞蹈表演里当小角色而不能担任主演,后被人骗只要向组织举报她父亲的行踪就可以跳主演,举报了她父亲,让她父亲再次被抓。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到家里,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舞蹈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
陆焉识归来时,他的女儿丹丹已经成熟懂事了,丹丹向他坦白是自己举报了他,让他再次入狱。陆焉识平淡的回了一句“我知道”。这一句话,看似平淡不富有感情,却包含着沉重的父爱。陆焉识更多的,应该是对丹丹的愧疚,因为自己不得放弃了舞蹈梦想,心疼现在的丹丹只能做一个普通的女工,她本该是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啊。在生活中,我的父亲总是沉默寡言,话不多说,不如母亲那般家长里短,对我的生活呵护备注。但父亲总能在我无助的时候,在我否定自己的时候,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来帮助我,激励我,包容我。父爱如山,是无声的、是深沉的,是内敛的,是含蓄的 ,就如冰心所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影片结尾,妻子仍未认出陆焉识,哪怕他花了后半辈子的时间,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仍是徒劳。妻子只记得陆焉识的信里说5号要回来,要去火车站接他。她的世界里,只有4号跟5号,每天都想着“明天”要去接自己的丈夫,不管刮风或下雨,天晴或下雪,她都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去车站等“他”。最后,他们都老了,依旧双双在火车站等着“陆焉识”。归来,也许是“永不归来”。
在通讯发达的时代里,我们是幸福的,可以通过一条微信,一通电话,一个视频,就能与想见的人取得联系;一个朋友圈,一张照片,就能让关心你的人知道你近期的状况;不像电影里面的主人公只能通过信件联络,爱人的模样也随着岁月而淡忘。在科技发达的时代里,距离也不再是不能跨跃的鸿沟,想去哪儿,一张票就能解决。
希望我们可以珍惜当下,想联系的人就去联系吧,想见的人就去见吧,让我们的目的单纯一点,只为珍惜,不留余生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