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这堂课讲一下PFMEA,首先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PFMEA……
Today, we're talking about the PFMEA, the first time, let's see what is the PFMEA……
这是某一堂课的开头,后面那一句不是翻译,而是为了给听不懂中文的越籍同事做一个解析的作用,尽可能让他们融入到课堂之中,对于这些工具有一个简单的认识,有一个基础,这样就达到了培训的目的。
在越籍同事眼中,我们不只是一个从中国过来的普通职员,不只是一个SQE、工艺员、PQC或者工程师,在这里,我们都是专家,在IQC领域的专家,在生产领域的专家,在品管领域的专家,在工程领域的专家,在越南报道中也许会看到一些和我们相关的描述,例如中国专家什么什么的,当然了,不希望在疫情相关的报告看到这个词就是了,哈哈。
专家,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某项技术的人。
那么作为专家的我们,在行为上要有符合专家的素养,在工作上要有符合专家的态度,在技能上要有专家的严谨,在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被关注着细节,一些为人处世的方式,会给本地人感觉,原来国光的人是这样的,甚至觉得原来中国人是这样的,潜移默化中,造成的影响比想象中的大。
所以,我们要去给越籍人员培训一些工作岗位应该了解的技能或用到的工具时,就会把这个影响继续放大。一个人是无法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的,特别是语言不通的时候,哪怕是会使用同样的语言,但是理解上,难免会有偏差,最好的方法也只能是靠培训4金句:我说给你听,你做给我看,你说给我听,你做给我看。这个方法是万金油,不分国籍,国际通用,谁用谁知道。
第一次培训的时候,我记得讲的是8D报告,比较简单的课程,但越籍同事之前没有接触过,也不是很明白,讲了几个常见的例子,都一知半解,后面果断放下了教材。
目的是什么,培训目标是什么,就是为了理解这个,那没有什么比亲自参与更加深刻了,现场分三组,设立队长,针对于现在屋内进水这个话题,给5分钟,由队长整理8D报告,然后给大家分享。
果然,大家活络起来,积极选出队长,开始小声讨论,虽然最后给出的答案并不是特别理想,大家总归是对于8D报告的步骤也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认识,在以后接触和使用过程中自然也会起到不小的积极作用。
后续也陆续有几个类似的简单培训,慢慢地也发现了,一旦对工具下了定义,他们就会很仔细地去记住,然后在后面有不符合的时候,也会拿出来做比较、询问,为什么这个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就会意识到他们对于这些定义的关注,也是对于学习内容的关注,以至于对培训的专家的关注,这份关注督促我们仔细地再去确认定义,然后进行恰当的阐述,避免出现理解上的误区。
与其说是,我们作为“专家”在培训他们,引导他们的认知,我更认可的是,我们对他们的培训,他们的积极反馈慢慢的让我们靠近了真正的专家,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