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5日下午15:30,国光在行政楼1号培训室举行10月“368”改善总结大会。集团副总裁秦胜基、质管部总监汤晓宇、制造部总监曹震凡、改善办主任傅秋平、质管部经理向天笑,生产部经理叶兴林、廖惠权、朱利胜、罗博、肖健鸿,工程部经理段贤旺、张垒等12位经理及以上级别的领导出席了会场。本次总结大会由质管部、制造部、党工团联合承办,大会参加人员达134人。
下午15:32分,主持人程洪漪正式宣布本次368总结大会正式开始,并逐一介绍出席的领导及大会流程。
主持人开场后,邀请曹总上台发言。曹总简明扼要指出我司车间生产管理的总体现状和368改善方法推行的原委,肯定了9月份以来各部门为贯彻落实368改善方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也呼吁和鼓励各部门拧紧一股绳,齐心协力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紧接着,激动人心的368成绩展示以一页PPT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本次参与评比的车间共21个,368总成绩由368落实率分数项和车间自查加分项这两部分组成,其中368落实率分数占总成绩80%,车间自查加分占总成绩20%。总成绩排名前三位的车间分别是:G6车间(主管:叶志洪)78.65分,SMT车间(主管:吕业铁)77.95分,H091车间(主管:周国良)73.58分。总成绩排名后两位的车间分别是:J23W车间(主管:赵淼)57.35分,J24W车间(主管:容庭金)56.43分。
遵照考评规则,总成绩排名前三位的主管将获得流动红旗以及精美礼品,总成绩排名后两位的主管将获得流动黑旗。368总成绩展示结束后,依次由汤总、曹总和向经理为前三名主管颁发流动红旗及小米手环。随后,紧张时刻再次到来!轮到黑旗颁发环节,由秦总给后两名主管颁发黑旗。秦总拍拍两位获得黑旗主管的肩膀,鼓励他们不要气馁,迎难而上,坚持改善,争取下个月拿到流动红旗!
颁奖结束后,接下来是五位主管总结时间。前三名位主管依次为我们分享了过去一个多月推行368改善方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解决措施以及改善成效。其中有许多改善案例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如SMT车间吕主管提到“烧录岗位作业节拍优化”问题:
改善前:2台烧录夹具摆放距离较远,按流程人员操作时长为96S,烧录时长为158S,当设备工作时,人员有等待浪费时间。
改善后:缩小烧录夹具摆放距离,同时再增加1台烧录夹具,即1人操作3台烧录设备,人员操作时长为144S,改善后烧录时长为172S,按费用公式【27798PCS(9月销售量)/173(时产)】—【27798PCS(9月销售量)/228(时产)】= 38.8H*12*25.8元/H(人工时值)= 12012.48元,即每年可节省人工费用约1.2万元。其实不难看出,改善不论大小,任何小的改善动作都能发挥大的用处。只要用心发现,总会找到能创造巨大价值的改善点!
随后,后两名主管也简明分析本车间368落实情况以及改善措施,提出困难点的同时,总结了本次368总成绩低的原因在于车间生产的产品多数是老机种老型号,个别机种型号三大文件从首次量产一直沿用到现在,期间出现过CIP改善、QCC改善、各类小改善等内容,但部分SOP未优先更新完善再下发。其实针对上述标准三率稽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允许手动修改文件,修改处有修改人签名和日期,7天内下发新受控文件即可。
紧接着,FFC-G52车间罗经理也到台上分享标准三率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看法,给大家展示了从今年6月到现在,4个多月以来标准三率执行的成绩单,如每月落实率由低到高的走势晾晒、推行方案(如标准轮读、宣传手册、知识竞赛、茶话会、检讨会等)以及优秀员工案例。伴随着场下的掌声,罗经理继续分享标准三率落地成果,如:
1、首小时UPH达到90%,UPH提升保证10小时稳定产出(平均UPH值由180PCS提升到200pcs,白班首小时UPH值由169pcs提升到197pcs,夜班首小时UPH值由174pcs提升到195pcs);2、节拍管控解锁率持续下降;3、不良返站数量总体减少。
从罗经理的经验分享中我们不难得知标准三率对实际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升368落实率更是一项繁重且紧迫的任务。
最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秦总上台致词。秦总首先肯定了各方对368改善推行的重视程度和做出的努力,再次阐明368改善方法推行的原委,并倡导我们要积极参与到368改善中来,鼓励大家多发现、多改善、多分享。虽然“368”作为刚起步的改善工具,刚开始很多员工或许表示不理解,但经过一次次思想的碰撞和磨合,他们也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高度重视”,这是一场意识形态跨阶段性质的飞跃!
作为提质增效降本的重要工具,368改善方法论正慢慢渗透入我们国光人的骨髓。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和团结一致,离不开车间主管的高度重视与配合以及基层员工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国光大领导们的关心理解和鼎力支持!2021年10月368改善总结大会圆满落幕。改善永无止境,本次368总结大会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