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眼神,熟悉的感觉,只有深深地看进去,才能捕捉到眼底深处的那一层熟悉的纱雾。
——大冰的《小孩》
简单得话语说出来,却表达出了它给人的感觉,朦朦胧胧,无法触手可碰,但它对一个人身体上、心理上影响却是很大的。它就是——抑郁症。
一条警戒线,天人永隔。本以为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很遥远,但却是真真实实地,确确切切地发生在我的身边。本是节假日欢乐的日子,然而却因一条警戒线让所有人都唏嘘。从大学舍友口中得知,她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吃完药后已有好转,但由于对自己病情的误判,私自停药,最后却是这样的结局。
一通电话,终是噩耗。毕业后的某个周末,突然接到了大学老师的电话,询问班级某位同学的消息,说是其家人联系不上他。然而毕业后的我们各奔东西,并不了解每个人的消息,而且不在同座城市,故而也无法给予更好的帮助,只能询问其他同学有关他的消息。时过一段时间后,仍未有他的消息,虽然内心隐隐有个结果,但始终抱着侥幸,觉得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经过很久的内心挣扎之后还是打通了那个电话,终是噩耗。时过境迁,但仍能清晰地感受到其母亲的痛心。
“抑郁”一词已不在陌生,被越来越多的场合提及——微博热搜,电视综艺,影视剧……但重视的力度却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羞于提及,有的勇于提及了却不被理解,得不到相对应的帮助……现如今全球有几亿人患有抑郁症,我国也有几千万人,数目庞大,他们在与朋友聚在一起时,明明是高兴的事情,但也只是麻木得表演高兴而已;对任何东西都是麻木的,有躯体没灵魂;时常还会无缘无故地痛哭流泪,无缘无故地恐惧焦虑……或许有些人看到他们这样,觉得他们矫情,明明各种条件都很不错,未来的路也很光明,但为什么就是会这样呢?但具体原因或许连他本人都不知道。
歌手杨坤曾在节目里说到的,“只要你能够勇敢的面对要勇敢得面对,这病就好了一半。”作为患者,首先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病情,积极寻求专业的治疗,认真听从医嘱,寻求自己曾热爱的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而作为患者朋友当患者在诉说和表露时,正是在挣扎自救时,这时唯一需要的是身边人对其病情的接受和包容,而并非各种指责,各种大道理,各种激励鼓励,各种以好心为名的积极,或许你的劝导和鼓励只会让他(她)更加不敢面对自己病情,而是选择隐藏得更深,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作为朋友更多的是要学会陪伴,以及与他(她)一齐面对,陪伴他(她)寻找正确的治疗手段,直到走出来。
在面对社会、家庭的压力时,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排解,而不是一味得沉浸在那样的情绪之中。沉浸得越久,人也会随之陷入更消极的状态中,甚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所以排解抑郁情绪很重要,或许我们可以选择运动,看书、与知心朋友谈心等方法,去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去发泄我们的情绪,去调整我们的心态。这样也能使自己更好得面对社会上的种种压力,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更多的活力。最后,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抑郁症患者,让他们得到专业的治疗,给予他们最好的陪伴,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摆脱自己的emo,拥有好的心态,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