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我获得了车间实习优秀学员的称号,也很荣幸可以在国光报上分享我这两周车间实习的收获和感受。
我实习的车间是J23E,在这里我认识了对我帮助比较大的两位前辈——线长虞天俊以及工艺员左双玉。在车间里的所有实操岗位都是他们两个手把手教我的,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们。接下来分享一下我的实习收获吧。
初入车间实习,我们会被分配到简单的岗位上实操,比如剪引线、观察音帽与盆架之间的距离、贴垫片,虽然都是有手就会,但玉姐跟我说过,我们过来实习不是单纯的只学会如何操作而已,作为工程师,我还需要知道我这一步的作用是什么,在整个装配过程中,我这一工序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上一道工序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我的下一道工序又是什么,作用又是什么,我都要清楚,不只是清楚自己负责的工序,而是要了解这一个产品的一整个装配过程。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才能知道每一道工序的的难点在哪里,要怎么去改进,更好的去节约人力物力。
在剪引线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线头留得太长,一般1-2mm,在我操作的时候,玉姐发现我是用手拔而不是用剪子剪的时候,她会过来跟我说,如果用手拔会不好控制线头的长度,而且容易将引线扯断,而事实证明确实如此,有好几次我都把引线拔断了,又或者手拔的时候线头长度不好控制,有时候太长有时候又一点线头都不留。我问过玉姐,为什么要留1-2mm的线头。她说为了以后产品返修的时候可以方便重新修复;还有一个我操作的就是贴垫片,当时我被分配到这个岗位的时候,我就心想,这也太简单了吧,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好贴,因为垫片材质容易变形,稍微用力扯一下就会变形,贴下去的时候就会不平整,就没有达到防漏风的效果。玉姐教我这怎么操作的时候,她跟我说她也是第一次贴垫片,她刚开始贴给我看的那两个并没有达到她的要求,然后她就一直在尝试找到一种效率高还容易贴好的方法,在她尝试了几次以后,她就兴奋地跟我分享了她的方法,然后我就有被玉姐的这种精神影响到,我觉得玉姐就是我的学习榜样。此外,玉姐还跟我分享了她是怎么从一个小白实习生成为了现在经验丰富的工艺员,许多工程师都经常会找玉姐请教,我也暗下决心,向玉姐学习!
接下来的第二周,对我来说比较有意思的就是喇叭的纯音检测。线长和玉姐告诉我,作为一个工艺工程师,是必须要会去听喇叭的纯音有没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要怎么去解决。所以我就到纯音检测的小黑屋待了一个上午。一开始,正常的喇叭音色与有杂音的喇叭音色我是听不太出来的,然后我看到旁边的姐姐听完了其中一个喇叭就把它拿了出来,不知所以然的我就提出了疑问:这个音色与正常的音色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她便反复给我对比了OK与NG的喇叭,她说,虽然是很轻微的碰芯,但也会造成喇叭的异音。再后面我继续听下去的时候就有问题更大的喇叭,有些是非常刺耳的,有些是杂音非常大的,但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需要拿到返修房分析。对我来说,喇叭有无异音是大概能听出来了,但还不知道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我就跟着线长以及玉姐到返修房一起分析。首先分析刺耳的原因,线长说,在听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观察喇叭的震动,看看哪里有溢胶或者脱胶的现象,引线有没有拉到位等,要一步一步的去分析。只见线长用镊子把音帽轻轻一推,帽子就开胶了,然后把帽子去掉以后,喇叭就无异音了,这就说明是音帽胶粘接不均匀导致帽子脱胶产生异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