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几乎陪伴着我们一生。合同管理,是我们成年后的大半生的工作。基于我司目前与合同相关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公司法务组提出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一次专业的系统的培训要求:4月12日上午10:00-12:00特邀外部资深律师,于公司的阶梯教室进行相关法律培训讲座。笔者有幸参加,感想良多,可惜时间太短。
果然是律师出身,严格守时的陈老师准时就开始讲课。他一开始对其所在律师行及其本人的介绍,只是轻轻带过,而很快直奔主题“以诉讼视角看合同全流程法律风险防控”。期间,陈律师尽可能避免使用“硬邦邦的法律条文或专业词语”,取而代之的是借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案例分析来带出通俗易懂的风险防控意识。
本来陈律师是希望通过六个方面(诉讼的本质、合同磋商、合同设计、合同履行、合同终止、合同管理)去论述整个培训课程的。可惜公司安排培训的时间只有两个小时,陈律师无法全面展开去论述所有的内容,但所详细讲述的“定金条款”、“管辖条款”和“送达条款”即使诉讼时“标的”等内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平时在处理合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错的问题,而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委托授权”章节之中的“有理由相信”(办事员的身份证明、合同的签订地点和合同所属的业务类型)的论述。
尽管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学习,我学习之后感觉到很充实,而且相信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一起参与的各业务部门的相关同事,都应该能够在合同的磋商、合同的签署及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包括当不限于“认识到风险点通常出现在哪个阶段?明确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及时保留相关证据,甚至万一需要诉讼时能及时主张权利”等等。
我们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可以将法律风险防控节点提前到业务与合同的开始之时,更有利于我司在万一产生纠纷时能有更扎实的谈判基础,或争取在诉讼中的有利地位、争取挽回更多的公司可能的损失。
当然,通过学习,还可以尽可能地杜绝我司目前存在的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风险及案件情况的如下问题:
1、合同倒签的现象。
2、签署了合同,但履行时脱离合同条款。
3、不能及时主张权利,或者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及时主张权利,比如发现供应商供货质量不符合事前约定标准,但没有及时固定证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