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周,作为体育迷的我,毫无疑问地重点观看在日本福冈举行的2023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比赛。本届锦标赛的激烈程度比之前的更高,很多赛事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两个场面尤其深刻:
一个是,现场外国记者对刚出水的中国女队的一姐张雨菲进行采访时,她说的“做最好的自己”,当时她说的是“be the best of yourself”,感觉到这位26岁的老将的不容易和她的大格局。要知道,在总共8天的比赛时间里,她一共报名参加7项比赛(包括50米、100米和200米的蝶泳,50米自由泳,4X100女子自由泳接力,4X100女子混合泳接力,4X100男女混合泳接力),全部的项目都要参加预赛的(个人项目还要半决赛)才决出参加决赛的名额;也就是连续每天都要进行2-3项的比赛,对体力和意志都是严峻的考验。但是这位老将参加的每一项比赛总是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总是脸上挂着微笑——做最好的自己,是她发自内心的声音!她参加的所有7个项目中,获得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和一个第四名;其中主项200米蝶泳,因为与男女4X100米混合接力决赛有时间冲突而在半决赛时放弃,要知道她是带着小组赛总成绩第2获得半决赛资格的。
另外一个场面是7月27日举行的男女4X100米混合接力比赛:因为当天的安排刚好张雨菲的个人项目200米蝶泳半决赛和男女4X100米混合接力决赛是两个项目连在一起的、相隔不到5分钟。这时,又一次体现了张雨菲这位26岁老将的顾全大局、宁愿放弃个人主项也要冲击荣誉远大于个人的团体金牌的高尚品格!她无愧于女队一姐的称号!要知道:男女4X100米混合接力队,中国的四个队员中只有覃海洋蛙泳这一棒是拥有绝对实力的;而对张雨菲,她的200米蝶泳作为其主项相对团体赛来说更有机会争夺金牌的可能的。可是,带着从2017年就开始的7年的“一个国家的综合有用实力的体现”的夺金期待,她顶着外界的质疑和误解的声音,毅然决定放弃自己的主项而冲击团体项目。在实际比赛中,果然她的果断行为和集体的荣誉感激励着队友:第一棒仰泳徐嘉余本来状态一般,不过也拼命争夺、终于在交接棒时冲到第三;第二棒是我们计划之中的强棒天才少年覃海洋蛙泳,只见他舒展其划水有力、爆发力突出得特点,顺利从接棒时得第三追到最后交接给下一棒时领先第二名近一个身位;第三棒张雨菲得蝶泳,跟她同场比赛的有男子运动员(因为比赛规则是允许各国根据四棒的实际水平,任何安排两男两女按顺序参加四种泳式的比赛即可),但是她不负众望,游出了55秒69的成绩,比单项56秒12的夺冠成绩更快(当然接力有交接的时间差),把第一交棒的优势顺利传到第四棒自由泳的程玉洁;那个时候,这位只有17岁的小将压力锐减,带着“随便游、仍有优势、无需恐惧”的心态,把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即使对手足够强大,但是最后中国队依然以微弱的优势夺得金牌。
赛后的采访,再次证明张雨菲果断放弃主项而冲击这一枚体现各国综合实力的分量最重的团体金牌的正确:“我们中国队目前已经有最强的蛙泳、状态最佳的自己和极为出色的自由泳选手;即使仰泳这一棒的状态不是最好的时候,但是他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还是摆在那里的,再不冲一冲,也许就没有机会啦 …… ”张雨菲这样跟记者说,说明她不是盲目“弃项”,而是对自己和队友的情况十分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精心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