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ggec.com.cn:6005/Img/2020/4/pc2020042900e6455677534e9386100bb3d8b5bc6804.jpg
最近阅读了姜汝祥先生的《请给我结果》一书,书中围绕“结果导向”的职业思维,通过一系列论据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好的书通常都会
http://news.ggec.com.cn:6005/wx/content/2020-04/29/000417.html

等待处理…

《请给我结果》读后感

作者 仓库 罗文彪
2020/4/29

最近阅读了姜汝祥先生的《请给我结果》一书,书中围绕“结果导向”的职业思维,通过一系列论据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好的书通常都会引起读者思考共鸣,这本书的确给了我不少新视角,新思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尝试去突破个人的思维壁垒。

在职场中,企业对被雇佣者的绩效评估无非是考核过程和产出(也即结果)。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各有优劣,没有一套法则可以脱离实际应用场景而存在,也有没有一套法则能必然通往成功之路。但“结果导向”的思维模式无疑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出,有利企业持续发展。姜汝祥先生通过分析各种事例和结合自身职场经验,清晰的传达了这种思维模式的优势。这也是契合我的想法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常识问题。通常我们能做到嗑瓜子停不下来,但却难以坚持不懈地去学习。嗑瓜子可以是一种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大多数人并不认为有趣。 这个机制其实许多人已经做了很多科学的解释了,在脑科学中表示这是一种大脑的反馈机制。人脑对短而有效的反馈会获得满足感,从而持续执行某个行为或任务。这也是大多数人能玩游戏刷论坛几个小时不知疲倦,却难以坚持漫长过程的学习或工作任务。了解这套机制,其实也就有利于我们理清为何结果导向能如此高效服务于我们。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把一个长期目标分割成小而明确的小目标其实也是对结果导向思维的一个应用。

理解了结果导向的高效性,现在我结合自己的理解总结一下文中作者描述,何为职场上的结果导向?

1、明确客户需求:制定每一个目标,都要先明确客户的需求。所有的规划,资源分配都需要围绕客户价值来执行,准备把握住客户需求后才能制定高效的质量方针,明确任务交期,核算成本预算。否则所有的工作都将是徒劳,这其中的苦劳并不能成为摆脱责任的借口。

2、明确目标后执行:这也是作者提到的执行思维。结果心态的第一要素即是行为思维。执行中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围绕结果付诸一切努力,在执行中可以加入创新创意,团队合作等等众多元素。但存在一个原则,所有的资源都要为得到结果而进行高效分配。

3、确保产生符合要求的结果: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其实就是薪资和成果的交换。如若未达到预期结果,不管中间付出多少努力都将会是徒劳。企业依赖员工提供的结果而生存,并不依赖员工的加班时间而生存。

明确在职场中“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事半功倍,有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正如前面提到的人脑反馈机制一样,一个人不断获得结果的刺激,就会不断提升个人的创造价值,企业也能不断盈利,从而反过来又能给提升个人的待遇。这就像一个良性的循环,只要进入这个循环企业则能蒸蒸日上,快速发展。这也是契合了一条著名的效应,马太效应,即是强者愈强。在作者多年的职业生涯和数据分析下,明确传达了结果导向的高效性,这种思维方式是非常有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构建良性的企业生态环境。

如今众多大型企业。华为,腾讯,百度等等都有设立KPI考核,这其实也是在应用这种思维。对企业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更能有效发挥员工的能动性,把员工拧成一团。

这本书初读给我感觉就是一系列很浅显的道理,但作者把这种我们误以为的常识系统性地阐述出来。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绝不能让自己浑浑噩噩过日子,每天都需要制定一个目标,不断去靠近大目标,将自己打造成职业化员工,为自己和企业负责。

上篇:妈妈,谢谢你!
下篇:如何开启不疲惫人生——科学运动
分享到

© 2019 国光电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