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大家及时准确地了解当前行业发展动态、公司经营管理状况与未来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措施,2020年7月10日14:30—16:00,“经风雨,见彩虹”第十二期董事长讲堂在国光阶梯培训室隆重开讲。国光集团董事长、国光管理学院院长陆宏达,作为主讲嘉宾出席本次讲堂并发表主题演讲。董事周海昌、副董事长兰佳、总裁何伟成,党委书记、副总裁郑崖民,董事、财务总监肖庆等集团高管与各部门干部及核心员工近400人参加本次讲堂。整个会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陆宏达董事长首先分析了当前疫情影响下的国内外严峻形势,此次疫情对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强大冲击,特别是出口型企业受到了很大影响。即使国家不断出台利好企业的措施,比如鼓励出口转内销的政策,但是仍然有很多工厂面临倒闭的局面。根据上半年披露的业绩预报来看,电子音响行业的发展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正是在这种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国光依然保持着毛利润的增长,主营业务利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番,这充分说明了公司以降成增效为核心的改革效果显著,公司的竞争力在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目前公司的项目、供应商、工程师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不错的发展趋势。但是还不够,特别是工程师数量的增长。在下周,我们将迎来2020届大学毕业生,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将是我们长期的工作重点。
在疫情的冲击下,虽然是危险重重,但我们要看到更多的是机会。我们必须放开手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
在生产管理体系改革方面,我们已经取消了段长,精简了辅助人员,但是管理层级和工作效率仍有不少的优化空间,扁平化、高效的组织管理模式是我们后续推进的目标。同时,组织优化和精简层级,并不代表着这些员工将要离开公司,国光未来的做大做强必定要依靠不同梯队的各级人才。相反的,我们希望通过组织变革,激活人才,达到双赢。当然,优胜劣汰和末位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我们也会一直坚持实施。
在质管体系改革和供应链管理方面,在减少IQC人员的同时,我们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和源头,加强供应商管理能力。加速集采、二供持续导入等策略,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安全。同时,采购等核心岗位的轮岗要常态化、制度化。
在流程简化方面,我们从梳理现有流程出发,以分权担责为原则,采用“事前信任,事后追责”制度,取消重复和无效的审批环节。中高层管理人员亦不可因为害怕承担责任,抑或存在不确定因素而草率的退回流程,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和浪费。
谈到公司的发展战略,我们的关键词是:主业做加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他提出要在主业上做加法,使国光这颗大树的树冠更加繁茂,不能局限于传统音响、喇叭,更应该适应市场需求,依托广州的产业优势和政策上对本土品牌的支持,向智能耳机、汽车音响、专业音响等领域拓展。我们马上将会成立专门的事业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更加精细化的分工让客户感受到国光人的专业。同时,国光将会加强品牌建设,坚持品牌自信,产品广告也要跟上步伐,利用互联网思维,如工厂直播卖货等手段,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
树冠大了,也要靠强有力的根基来支撑,根基越深,树冠才能越大。胶片、纸盆、模具……核心部件自产能力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我们会下大力气,尽快地把它补上来。既然要做,我们就要有决心,有魄力,坚定的做下去。
最后,陆董重点介绍了加强公司薪酬福利体系建设的规划。员工的收入与绩效挂钩,始终坚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这一基本原则。同样,我们在实行末位淘汰制度的同时,学习日企终身制员工的做法,建立向下通道,合理调整一部分懈怠的、知识更新跟不上公司发展员工的收入水平。“徒弟比师傅拿得多”,将成为常态。公司将会采用以下几个具体措施吸引和保留核心人才:一是股权激励制度,将公司的发展壮大与员工长期利益绑定起来;二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定向限价房与人才房项目,同步解决核心人才的子女教育问题,让员工能安心工作而没有后顾之忧;三是和员工共享企业利润,让员工同公司一起发展壮大。
陆董希望国光人在追逐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要丢掉情怀,把眼光放长远,踏踏实实做事,只要坚持不懈,肯定会有成果。他还分享了自己长期扎根国光的计划,国光经过69年的发展,有优质的文化、人才、技术、客户和口碑,这些都是国光最宝贵的财富。国光有好的基础也必将拥有更好的明天,陆董希望公司在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更多的国光人可以建言献策,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相互配合,避免闭门造车。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落实专人负责制,列出时间表,逐步落实实施。推动自动化建设,积极推进国光智造,要求各部门务必重视,积极配合,齐心协力,全力服务公司发展战略。
通过本次讲堂,陆董向国光人指明了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古语讲:“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全体国光人只要以公司管理层为核心,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紧跟市场发展的脉搏,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的辉煌未来,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