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的能力不断地提高,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大小设备的运用也在生产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很大程度地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相比各种占地大又价格昂贵的自动化设备,一些成本小,占地小的设备似乎更受生产一线欢迎。例如某些产品在包装过程中需要贴一些条形码等。操作员需要用手把打印好的标识纸剥离出来再贴上,剥离这个动作就需要2-3秒,后来车间采购并使用了剥离机,节省了岗位操作时间。
改善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人们不会也不应该停留在已有的改善成果上。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标识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导致大小规格多变,单一规格的标识纸剥离机已经无法满足其他产品的使用需求。为解决这问题,G6车间采购了可以通用不同贴纸大小的剥离机,只需要根据不同的贴纸宽度调节转轴的宽度卡位即可。同时,新的剥离机还多了计数的功能,可以记录贴纸的张数。当部分产品需要在包装箱的两面都贴上相同标识的时候,可以通过看计数器的单双数简单判断是否出现漏贴。
车间气压机只安装有一个气压表,J13E车间曾经提出过建议,建议给气压表上增加红绿颜色的环状标识,方便目视化气压是否在标准范围。但气缸要泄气只能通过拔掉气管或把气压表气压调零,且只能在更换夹具、调试位置时需要放气才能操作,导致操作不方便。J24W车间提出在气压表进气口增加一个手滑阀,使更换夹具、调试位置需要放气时,只要将转动手滑阀,就可以使气缸气压为零或恢复,非常方便岗位员工操作,节省更换调试夹具时间,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泄气,起到防护作用,提高安全性。由此可见,在以往的改善的基础上,也许又能发现一些不完善的部分,也许又可以发现更好的改善方法。
企业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生产现场也不能一成不变的保持现状,改善需要全员的参与,像在拧毛巾里的水一样,拧干之后还要不断地拧,靠着集体的智慧和努力不分大小的改善,才能让改善工作能无止境地一步一阶梯地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