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ggec.com.cn:6005/Img/2025/7/pc20250701402939262d0c453e8aa3f88de7e0931304.jpg
在信息爆炸却沟通失效的时代,杨天真的《把自己当回事儿》像一阵强风,吹散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交迷雾。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沟
http://news.ggec.com.cn:6005/wx/content/2025-07/01/001769.html

等待处理…

在沟通中看见真实的自己

《把自己当回事儿》读后感

作者 栗子
2025/7/1

在信息爆炸却沟通失效的时代,杨天真的《把自己当回事儿》像一阵强风,吹散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交迷雾。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沟通技巧手册,而是一部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我完整性的生存指南。杨天真以近乎暴力的真诚,拆解了人际关系中的种种迷思,揭示了一个悖论:最好的沟通策略,或许就是不策略。

“真诚是避免战争的底线”,这句话看似简单,却道破了沟通困境的根源。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在沟通中竖起防御壁垒,将对方置于对立位置。职场中,当面对领导的批评,第一反应往往是辩解而非反思;朋友提出建议时,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 “战争模式”让我们错失了理解对方真实意图的机会,将原本可以友好的交流演变成一场情绪对抗。而真诚,恰恰是瓦解这种对立的关键。当我们放下防备,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与表达,沟通才能回归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本质,真正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预期管理”一节中,杨天真展示了真诚与策略的完美结合。“大家害怕的从来都不是直接本身,而是在直接来临的时候,自己毫无准备。”这句话解构了我们对“委婉”的迷信。问题不在于内容是否尖锐,而在于对方是否有心理准备接收这些信息。这种思维转换将沟通从技巧层面提升到了共情层面——真正的沟通高手不是那些能言善辩者,而是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构建心理安全网的人。

而全书最打动人心的可能是对“我不行,不可怕”的诠释。在一个崇尚“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的世界里,承认自己的局限需要非凡的勇气。杨天真却认为,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比勉强维持全能的假象更为可贵。这种态度释放了一种解放性的力量——你不必在所有方面都出色,只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把自己当回事儿》的书名本身就是一种宣言。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所有有效沟通的前提,是首先与自己达成共识。杨天真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说服别人,而是如何在沟通中保持自我的完整。这种完整不是固执己见,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优势和局限。在这个充斥着社交表演的世界里,真实成了最稀缺的资源,也成了最强大的武器,当一个人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时,她与世界的沟通自然会变得清晰而有力。

上篇:烈火映初心 安全驻心间
下篇:距离产生美
分享到

© 2019 国光电器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