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伫立在田埂上,我背着书包转身离开,目光却始终被她牢牢牵系着。我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她仍站在原处,踮着脚,目光穿过三米阳光的距离织成一张温软之网,默默笼罩住我。我挥手告别,她抬起粗糙的手在眼角轻轻擦拭,那三米之隔,竟盛满了无声的叮咛,如溪流般无声浸润着我的心田。
后来好友亚萍离家千里求学,距离的刻度则被拉得更远。我与好友之间隔了大洋两岸。每当深夜我伏案疲惫之际,桌上手机屏幕却常常突然亮起,传来亚萍那边清晨的问候。视频接通后,她灿烂的笑脸在像素点里跳跃闪烁,我这边夜色正浓,她那边晨光微熹,在穿越晨昏线的距离里,那像素点拼成的笑容却如星光般清晰,让我的夜晚如同拂过一缕清新晨风,疲惫也悄然散去了。
再后来,初入职场,自己总显得热情而拘谨,似乎总想靠近每个人,却反而显得不自然。一次领导需打印文件,自己连忙紧张地凑过去,急切想帮忙却手忙脚乱反而弄乱了纸张。领导轻轻抽回文件,笑着道:“不急,慢慢来,我自己能行。”自己微怔之后点点头退开几步。而后再与领导共事时,我们之间如跳着探戈般默契,自己依旧热情,却学会了留出些恰当的距离,各自专注,彼此相望,倒更显从容——原来适度的空间,竟可让配合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
我渐渐明白,所有美好的关系,都如同天上的星星:若彼此靠得太近,便会碰撞陨落;离得太远,便也失却了互相照耀的温暖。每一段深厚情谊,必在恰当的距离里才能蓬勃生长,既非密不透风的捆绑,亦非杳无音信的离散。
那三米阳光中的凝望,隔洋昼夜传递的微笑,还有办公室里那份彼此退让的从容——原来最美的温情,从来都诞生于那精心丈量出的空间之中。每颗心是颗独自旋转的星体,惟有在恰如其分的距离间运行,方能彼此辉映,汇成浩瀚人间至美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