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管理学院同事在推“萌新来报到”系列,我才想起这是毕业季了。那年的毕业季也是精彩无限,各种未知的期遇,总能安抚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神。
刚毕业会儿,什么都较真,遇到不懂的专业问题,可以翻箱倒柜的找资料,可以厚颜无耻的缠问同事,也可以为此联系久未见面的恩师,总之就是非要得到满意答案为止;遇到自己坚持的原则,可以毫不动摇的坚守,不顾为此与同事闹得不愉快;为了让自己更快速的成长起来,与同事齐肩共进,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周末参加培训和考证;那会儿也经常犯错,不够稳重,经验不足,亦或者只因急于求成,只为证明给别人看,我是可以的。现在想想真喜欢那会儿那个较真的自己,单纯,简单还努力上进。
毕业几年,已从当初那个懵懂小白变成业务熟练的职场人。如果你问工作了几年,收获了什么?我得好好想想……工资、经验?车子、房子?也许还有别的想法和感受。我想到一个词“豁达”,看问题看开了。以前对不合理的事情会有各种抱怨,对认定的事情会认死理,对看不惯的人和事会喜形于色。我感觉豁达应该是源于经历过后的理解和宽容,你没经历过,你只看到了浅表的事实,和条条框框的规定,当然也无心深究当事人背后的原因。当你自己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后你才恍然觉察,原来当初你不够理解别人,虽然你的立场是对的,但因为你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你的较真你的态度就显得非常的不合时宜。当然,豁达不是说没有原则,豁达与较真也不冲突,豁达只是说在你的工作中、生活中、与人相处中,多些理解和包容,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你才能更接近事实本身。
理解和包容除了亲身经历外,我觉得更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去完善自己,突破自己的局限性,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包容。曾经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一篇文章,《求知若渴,虚怀若愚》。文章是乔布斯先生在某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稿,文中送给当代大学生一句话“求知若渴,虚怀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希望当代大学生时刻保持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时刻秉持一种谦虚低调的处世态度。近年,我把这句话当做我人生的追求和信条,我想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人生豁达,拥有开朗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