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作者记述了国光前辈廖继辉先生秋游越秀山的情景。
金秋十月,正值国光华诞七十年之际,吾兴致游历越秀山。
沿着蜿蜒的云道,信步前行,广州秋息,艳阳高照,温暖身心。山间林密,树影斑驳,风景甚美。间闻溪水潺潺,清幽返璞,心情舒畅,有到山林中寻仙访道,随佛缘之意景。
行至镇海楼,拾级登上五层楼顶,惊现两朵地涌金莲,于阳光之下,熠熠生辉。镇海楼,历史上又名望海楼,座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岗上。相传,明朝开国军师刘伯温奉朱元璋之命南下寻龙穴斩龙脉,寻到广府时发现越秀山有帝王之气,其不忍斩断龙脉伤了广府千年龙气,废了一座名城,就向皇上请示兴建镇海楼镇压龙脉,保大明江山。于是在1380年(明朝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奉命扩建广州城,把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并在山顶建楼五层,俗称五层楼。因当时珠江水面宽阔,登楼而望,水波荡漾,蔚为壮观,故称“望海楼”。后取其雄镇海疆之意,又称镇海楼。至今,镇海楼上悬挂有一副对联,联书:“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镇海楼,雄据越秀山,巍峨壮观,曾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
又行至山中雕塑公园小息,惊喜于眼前耸立的一棵雕塑红棉,感叹其相较于唐朝诗人王维写的“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的儿女情长,吾更敬重广州的英雄树红棉,她有坚强不屈的英雄气节,象征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奋斗不息,长盛不衰。
沿山麓徐徐而下,不觉来到麓湖岸边,岸边花草芳菲,湖中有白鹭二三点,望着湖面和对岸的聚芳园,回忆起同学时曾一起划桨荡舟,湖面回响着起伏的欢笑声,感慨美好时光的流逝,芳华褪色。良久,待凝神回望越秀山巅,但见白云消散,天空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