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电器电子报

2022年3月31星期四
2022年第3期(总第741期)

国光电器企业文化 最佳改善团队:生产三部 最佳车间:G52车间 杰出员工简要事迹

按日期检索

12 2017
3
4

国光电器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杰出员工简要事迹

汤晓宇,1981年生,2004年入职国光,现任质管部总监(2022年3月调任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监),负责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具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长期主持与国际客户质量要求对标事宜,荣获2021年国光“杰出总监”称号。

汤晓宇总监担任质量总监期间,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讲究方法,坚守原则,不遗余力。2021年,汤晓宇总监继续带领全体质管部同事,落实客户和集团的质量管理要求,主导并推动集团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通过人员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有效减少客户投诉,显著降低售后服务损失费用,且全年零批量性质量问题,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颂东,研发中心电子开发部经理。2021年,他带领电子研发的团队,完成了36个系统新项目电子部分的可行性分析报价、设计、试产、测试、验证,并按计划的要求成功进入量产:完成了101个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价;带领电子研发的团队,通过设计评审、DFMEA、优化设计、加强管理、专项会议等的方法和手段,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损失率的绩效项是远小于千分之0.1的目标值;带领电子研发的团队,按集团的任务要求,完成了对已经量产项目的CIP和NPI新项目的设计降本,经统计从本年度的1月份至12月份,合计节资约为1000万元;在人才梯队的建设上,通过本地培养2021届大学生7位+外聘引进14位新工程师的方案,为团队注入了新生力量,不断壮大了老中青技术梯度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为争取更多的项目开发保驾护航。

梁仲荣,信息技术部信息系统经理。2021年部门KPI目标全项达标完成,全年全年累计受理IT开发需求544单,68.5%由内部IT团队自行开发完成,创造内部开发价值约520万元;关键客户FFC项目,汇总至今已提需求79项,累积完成交付59项,已明确的需求至年底全部交付完成,关键功能如精准抽样、不良&打散、节拍管控等已按计划上线;自研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已用于关键生产服务,一单一结、在线条码打印、设备与生产用料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推动业务系统的流程完善以及加强数据质量管控;核心系统全线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99%,未出现非计划重大停产事故。

耿海飞,研发中心软件二部高级主管。2021年1月,BU5开始接触FFC客户,作为软件接口人,就客户关心的软件相关问题,多次跟FFC团队积极沟通,提前规避一些设计风险。2021年3月,公司一举拿下FFC两个项目。因为音箱软件需要双方基于FFC的操作系统进行联合开发,所以为公司争取了500万元的软件开发费用。为配合项目开发,他积极推动组建武汉团队,克服多重困难,保证了项目顺利量产。12月份,团队成员陆续返回广州,他组织大家进行项目复盘,并形成了40余篇高质量的技术文档,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财富。在进行FFC项目开发的同时,他还规划扩充了花都的办公场地,同时还关注某声霸项目、某智能TWS耳机项目的开发工作,规划了基于R818/MTK8167平台的智能会议系统一体化产品的预研,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技术实力。

管敏,财务中心会计主管。2021年,她协助公司履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保证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各项临时报告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合理性;同时也为董秘办及各业务部门向各信息需求者答疑提供协助;统筹集团年度预审、终审程序性工作,确保审计程序性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年度审计报告及时、准确、完整出具,为公司履行年度报告披露提供财务协助;统筹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及时、准确提供BU事业经营利润成果及指标,为公司及BU事业经营分析会议提供财务支持。她积极推动各项改善,如实现BU事业部经营利润及指标的半自动化生成,月度减少相关财务人员手工量约52H(年度约620H),减少相关工作的手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使得BU经营利润表的出具时效提前2个工作日。

麦智星, J14W1车间主管兼J13W车间主管。J13W车间生产S客户A机种,该机种是S客户在2020-2021年的王牌机种,交付高峰给开发规划产能同比增加150%,他带领团队成功将A产品精益生产线提升110%,同时通过招聘培训A产品轮班小组进行7天生产轮休制模式,保证产能,减少了公司启动夜班组建开线的损失。同时由于A产品设计原因,曲线不良率高,返修任务重,他带领团队协同技术工程一边应对生产一边进行各种试验的分析及不良品返修安排,成功完成A项目接近1年的交付高峰。同时2020-2021年也是J14E车间A机种的销售爆发年,交付高峰给开发规划产能增加265%,他带领团队将现手工线一分为二,增加1倍产能,同时加速协同项目组加快推进导入自动化线。部分装段由于设计及设备数量受限,逼不得已启动夜班生产应对,终于出色完成交付任务,得到BU、客户的一致好评。

张柳婷,人力资源中心社会责任专员。参与工作虽然仅满一年,但她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仅较快掌握本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业务内容,还积极想方设法在社会责任框架下调动广大一线生产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亲身实践,配合各部门车间的社会责任改善工作,为有效控制异常风险,保障车间安全顺利生产等出谋划策、建言献行。其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也曾多次被相关部门采纳吸收。其良好的工作业绩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在获得自身成长的同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入职以来,她累计主导完成并通过了15次客户现场审核,19次表单审核,建立良好的客户沟通渠道,保持零客户投诉率,积极推动公司内外部社会责任审核绩效的可持续改善。

刘丽华,安委会工业卫生管理员,兼任公司疫情联络员。2021年安排了6828人次疫苗接种,安排了5479人次核酸检测;同时也参加了花都区3次全员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活动,和医务人员一起奋斗在抗疫一线,慰问了新雅抗疫医务人员。在公司抗疫期间,她不怕累不怕苦,始终坚守在公司疫情联络员的岗位上。从2020年下半年国外疫情也开始疯狂肆虐,公司有进出口货物及进口物料的跨境运输作业,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公司设置了跨境运输作业点,而其后的任务接踵而来,如负责每周二次安排跨境作业密接人员的核酸检测、跨境作业点的应急演练、跨境作业点人员的培训、跨境作业点档案的编辑、跨境作业点其他工作安排,以及接待省、市、区领导对跨境作业点的检查。对于跨境作业点人工消毒不全面,存在安全隐患及人工消毒不及时,浪费等待时间造成车辆阻塞等问题,她一直在寻找应对方法,费尽心思终于找到一款消毒装置,该装置只需遥控器一按就能在3分钟内对跨境车辆进行360度全面消毒,这项消毒装置在整个花都区的跨境作业点是首例,政府领导们对这消毒装置大力赞扬,表扬国光公司领导疫情防控意识强,对跨境作业的重视。

朱卓欣,财务中心的成本会计师。她工作态度积极进取,这使她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提升,并迅速成长为部门的中流砥柱。在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她主动挖掘工作中可改善的节点,并主动推进优化工作。2021年度,在存货管理方面,主动优化存货分析模型,提高日常分析效率,并就优化后的分析模型,输出专项存货异常报告,推进了本年度音响本部存货管控工作。在销售毛利方面,主动优化销售毛利预算和分析方式,提高预算和分析数据的可适用性,为高层决策和考核方考核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在成本管理方面,积极推进音响本部还原标准成本体系的建立,首先协同信息中心完成标准成本总数还原需求的开发,提高了销售毛利预算、存货分析和审计资料提供的效率;其次目前仍在积极推进集团BOM的建立,旨在进一步解决领导和BU的看数需求。

刘志坚,喇叭工艺开发部工艺工程师。2021年,他业绩突出,在MP项目中,良率方面,An项目良率提升超过目标0.5%。An项目量产良率目标为95%,经过努力后可提升至97%左右,在此状态下出现瓶颈;经过与各个部门配合,最后将良率稳定在98%以上。品质方面,An项目可靠性测试,批量断线问题解决,无品质报废&客诉问题。在NPI项目中,Bay项目成功竞标,并维持设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为BU01最大的项目和增长点,将来发货量将超过An项目,为公司战略项目,在Bay项目竞标过程中,他虽然处于实习期,但是仍独立完成了竞标所需要的所有资料和客户沟通工作,并且在后续设计的检讨中,起到主导作用。

黄少娜,项目经理。2021年,她主导F20&F21项目试产问题封闭及顺利量产。项目过程中,主导完成项目问题点识别及改善措施跟进闭环(如双磁路全频喇叭打线不良改善,低音超大箱体超声震音分析及改善,客户可靠性回归分析等),保证2个项目同时满足客户4月签样量产的需求;在爬坡过程中,带领项目团队高效改善产线生产不良,提升爬坡良率及生产产能,保证客户额外增加给国光的订单也可以准时交付(客户二供供应商因过程问题点未能及时闭环,无法交付)。她主导F26产品转移量产。项目转移过程中,主动参与客户及原供应商的三方会议,确保物料及模具转移可以满足各个阶段需求;在转移初期,为节省装备转移购买的费用,积极推动工程&研发针对装备的自主开发;为实现FFC整机项目专用车间生产,转移初期同步推进G52车间线体建设,确保产线生产满足客户生产需求;在转移试产过程中,导入客户客供电子物料验证方案,满足产品客供物料持续供应;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步导入国光供应商实现降本需求;产品爬坡量产过程中提升良率(直通率98%以上,超出原供应商的96%),首月交付量达到75K,超出客户目标需求10%。

关紫琪,梧州国光招聘专员。2021年,她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E级职员及车间关键岗位招聘方面,根据各部门的实际人员需求,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相关岗位的招聘工作,2021年内成功招聘工程师岗位生产部2名、质管部3名、工程部4名,保障了生产运营人员的充分补给。她积极开展公司内训,提高各部门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并做好培训指引及跟进工作,包括今年一期的线长培训项目目前还在进行中,效果良好。她及时跟进客户审核,及时回复各项问题点。由于生产制造行业的特殊性,生产车间一线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协助部门同事进行一线生产员工的招聘,包括下乡、发传单等,除了进行日常的社招,还会通过去梧州市各大中职高校进行企业宣讲,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李银凤,来自国光电子PMC部。2021年PMC充分发挥了在公司运营中的主导优势,国光电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预警机制”流程的完善:2021年其主导完善了“订单不足预警”、“产能不足预警”、“销售不足预警”等预警机制,充分发挥了PMC的前瞻性、预测性职能,使得订单排产时间由原来2周提升至4周、产能准备提前期由原来 1周提升到4周、销售计划能见度由 1周提升至6周。“订单评审”流程的优化:早前因各种原因订单评审周期长达5至7天,经深入分析原因后召集各单位开会检讨,目前缩短至1天内完成,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国光电器手机版
制作单位:《国光电器》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