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基本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监管措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出现了许多职务犯罪方面的问题。不但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防止和杜绝这类犯罪的发生,已成为企业当前急需应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前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呈现出以职务侵占罪和行贿受贿罪案件为主、犯罪主体涉及岗位分布广泛、犯罪主体趋向于年轻化等特点;大部分的犯罪嫌疑人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这部分人有的刚踏上工作岗位,社会阅历少,受不良风气影响,急功近利,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有的面临家庭经济压力,铤而走险,走上犯罪道路。
涉及企业职务犯罪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个是企业管理不严、制度不规范。财务账目混乱,制度不严,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就会给业务员职务犯罪造成可乘之机。第二个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整体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公司企业负责人只重视工作业绩,忽视对员工基本情况的审核、职业道德教育,自身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甚者对重点易发犯罪岗位人员的安排任用缺乏必要的警惕性。企业员工法律意识不高,对于与自身职务有关的职务犯罪等法律规定不了解,遵章守纪意识差,从而由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而发展到触犯刑律。第三个是利益驱动,铤而走险。企业职务犯罪的嫌疑人涉及企业管理层比较多,有的人存在“找快钱”、“发大财”的思想,喜欢“走夜路”,用“红包”,行潜规则,还将这些归咎于社会风气和大环境,借传统节日送礼为名,捞取个人利益,达到权钱交易的目的。
因此,当前开展企业职务犯罪的预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从企业职务犯罪易发部位入手,加大打击力度,惩防并举。从企业容易成为索贿对象的岗位入手,进行职务犯罪预防,不断加大反腐倡廉教育。2、从企业供应链的重点环节入手,进行职务犯罪预防。企业紧紧抓住易发职务犯罪的“权、钱、人”三个关键环节,对“人、财、物”及“产、供、销”等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实施重点监督,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预防职务犯罪发生。
投诉举报渠道:
Q Q:2119413823
微信:LJGGEC/13660092005
电话:13660092005、020-28609927
邮箱:jbts@ggec.com.cn、2119413823@qq.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大道8号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内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