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是个人觉得苏轼最具滋味的一首词。苏东坡总是用最简单的文字描写最深刻的情感,所以不管是他的诗词还是文章总是能被人读懂。“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林清玄就非常地喜欢苏东坡,尤爱这“人间有味是清欢”。还出了一本书,恰好有幸拜读过,而我也常常被他的文字而感动,被那平实而富有哲理的内涵和随缘自足的生命观所折服。
我是如此欣赏这两位出淤泥而不染的伟人,他们的心态永远值得我膜拜学习,一位是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一位是现世散文大家,“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的林清玄。 一位生于1037年,一位生于1953年。 相距千年的两大文豪,相隔913年出生的两大才子,苏轼用“清欢”引了清玄的味,清玄用“清欢”铺延了苏轼的情。展开隔空千年的对话,
清欢是什么?苏东坡的后半生几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常常连饭也吃不饱。即便是在这样的生活,他也不改落拓旷达的性情,懂得饮茶、喜欢美食、善于烹饪、能书能画,还有许多许多的好朋友……他的生活太丰富了,非物质上的奢华,而是精神上的富有。当苏东坡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小路上散步,自己觉得全身轻松,比骑马还舒适,他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志同者以道合,林清玄曾经说过,“清欢”是生命的减法——在我们舍弃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绑,回到最单纯的欢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还总是会回忆儿时什么都没有的年代。他哪怕只有跳皮筋、跳房子、拍卡牌、翻绳子等这样的小游戏,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无拘无束;大年初一才能吃到的丰盛美食,却可以回味一年;没有空调的夏季,却可以在一眼看到满天繁星的房顶,铺张草席,手持蒲扇,一边纳凉一边和好朋友聊天;哪怕……今天的我们随着美好物质生活的日益增长,这些又都追寻不到的时候,就把喜欢降到简单一点存粹一点。比如:在酷热的暑天静静喝一杯沁人心脾的绿茶,黄昏时候慢慢欣赏夕阳,深夜静寂时享受好闻的花香味香薰……
其实“清欢”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热爱生活和拥抱生活的人都有这样的一双慧眼。比如: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听到空中传来的鸟鸣、扑鼻而来的花香;比如河边四月的柳条随风飘荡,尽情地摇曳着身姿;再比如陪伴家人在登山路上的际遇,自己跟自己对话的过程,陌生人善意的提醒,到达山顶后内心的喜悦与富足,在我眼里这些都是人生中的清欢时刻。这个时代,我们无法做到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唯有坚守内心,温柔善良。在历经挫折之后仍然保持奋斗的意志。可以回到最简单的快乐,若无闲事挂心头,沏一杯新茶,透明的玻璃杯中,伴随着水雾的轻盈升腾,清幽的茶香也随之弥漫缥缈,便是人间好时节,在无人问候的日子里,敬昨日,敬明天。
清欢,永远不会消失,像绿茶的香气,若隐若现不留痕迹,不经意间,却清香宜人沁人心脾。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单纯的初心,只要我们不俗。人间最有滋味的,便是这清淡的欢愉啊,
最后引用一句林清玄散文《人间有味是清欢》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在明月遍照的松岗,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同一轮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