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分享人们思考的底层逻辑的书籍,框架是我们思考的认知体系,书中用了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案例来分享的人类底层思考框架三个要素-因果论、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接下来分别从以上三点来分享个人阅读心得:
“因果论”——这点收获颇深,因为有了因果论,世界才会变得可以解释。对于目前进程快速的新世纪来说,很多人不会去深究“为什么”,习惯逆来顺受,虽说既来之则安之,可多数思考如何安之,却甚少思考为何来之。既不知为何发生,又如何能确保安之是对的呢?
“反事实思维”——想了好几次为什么叫反事实思维,听着有点像是质疑事实的能力,但事实上我觉得这个概念更像是想象未来的能力。它的概念是基于目前的情况,设想各种会发生的情况,不同的情况会有不同的应变,继而也会发生不同的答案。Plan的开始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想象是伴随着思考的,但逐渐深入之后,会发现不断的想象是一件探索的路,到达终点的那一刻充满着愉悦,得出的结果简直就是J人的天堂,满满的安全感。
“约束”——毫无约束即是虚空,请给自己的想象设计边界。约束是有必要的,同时它也是可变的,作为一名资深社畜,经过无数碰壁之后确实已经很擅长在领到任务的时候,必须问清楚领导关于这个项目的“约束”,否则方案做起来就像脱缰的野马,哪里都是方向,哪里都要乱撞。但这也造成了一种情况,如果默认约束的不变,总会让人无法跳出现有框架。
从内容篇幅上,一半都在描述框架思维的重要性,在实践方面教学内容并不太多,但在内容价值方面,文章里分享的底层思考要素,充分了解人类思考的倾向确实可以让人更好的优化自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