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之雨初落时,空气里漫着若有若无的香,分不清是桂子还是熟果的甜润,恰似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的空灵,雨丝斜斜掠过黛瓦檐角时,云气正漫过山峦的眉峰,蝉声便顺着雨势一寸寸敛了声威,像被收进锦盒的琴弦,余韵渐消。
雨丝描淡了荷叶的青,点染了柿子的橙,又在梧桐叶上洇开浅褐的晕。
最喜这般秋趣:雨落时,天地间只剩雨的声音。打在芭蕉叶上是 “啪” 的清脆,落在青石板上是 “嗒” 的温润,洒在芦苇荡里是 “沙沙” 的私语,汇在池塘里是 “咕嘟” 的轻笑。万籁俱寂中,唯有雨在说话,说给山峦听,说给草木听,说给静心人听。
窗下静坐,看雨珠在玻璃上坠断又续,画出蜿蜒的银线,把窗外的秋山晕成水墨画。案头一砚墨痕未干,半卷经文摊在那里,忽觉世事如雨中芭蕉,叶叶翻覆是动,根根深扎是静,动亦是静,静亦是动,原是一体两面。
推门而出,在微凉的雨里独行,鞋底踩着积雨的梧桐叶,发出潮湿的絮语;在廊下的雨痕里凝思,看水珠顺着朱红柱础蜿蜒成溪,又从青石板的纹路里漫开细浪。心头积攒的浮尘,经这微凉雨丝一浸,竟化作 “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的澄明。
雨后俯身,先触到草叶上的露,凉沁沁的,像星辰遗落的碎片。再抬眼,见蛛网正牵着雨珠亮闪闪的,每一颗都盛着小小的天空,风过时轻轻摇晃,却不坠落。如此看来:草木荣枯哪里是兴衰?不过是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的循环。春发是大地的吸气,秋落是大地的呼气,一呼一吸间,藏着的从不是遗憾,是释然。
秋雨里,总有些禅意,藏在不语处。枯叶坠水,非凋零,是投入清波的怀抱,随流而去寻归处;寒蛩噤声,非寂灭,是敛了翅翼,在泥土深处酿一场春的梦;人心渐宁,非冷漠,实是把夏的喧闹沉淀成秋的醇厚,像酿了半季的酒,褪去辛辣,只剩绵长。
世间本无闲事,不过雨打萍、风过林。回望时,苦乐酸甜皆成过眼烟霞。拾一片带雨黄叶,夹入旧年诗卷。待来春翻看,纸面雨痕洇开,像极了心头散去的云。雨打芭蕉的声里,藏着不必捡拾的诗意,流年暗换,透过雨雾的朦胧,瞥见季节轮回里的从容,不急不缓。
在生活的旅途上听雨,听出几分禅,几分痴,几分释然。待雨歇风定时,再回望,四野天高云淡,天更青,水更蓝。原来这烟火人间,竟蕴藏如此多的清欢,只待一场秋雨,把心洗成明镜,照见万物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