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礼拜,女儿就吵着带她去看爱国电影。我拖了两个礼拜,终于在8月2日的晚上带她看了《南京照相馆》。她突然指着海报问了一句:“历史是什么?”
影院灯光暗下时,她还抱着一桶满满的爆米花,小脸上满是期待。她总听老师说“爱国电影很有力量”,却没料到用如此直白的方式砸过来。开片的枪声像冰锥刺破空气。紧接着是轰炸声,震得座椅都在微微发颤。我感觉到她的小手猛地攥紧我的胳膊,抱着爆米花的小手微微收紧。
“妈妈……”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往我怀里缩了缩。屏幕上,灰蒙蒙的天空下,曾经的街巷正在火海中断裂,奔跑的人们倒在血泊中,孩子们的哭声混在枪炮声中。我轻轻的捂住她的眼睛,却没有遮住那些钻入耳中的嘶吼与爆炸声。她不知道画面那些穿着军装的人为何举着枪,也不懂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倒下,只是本能地被着铺天盖地惨烈吓得发抖,我悄悄的移开了双手。
影片中,昏黄暗淡的灯光在小小的暗房里摇曳。阿昌和老金颤抖的手,将底片浸入显影液。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被血与泪浸透的画面逐渐显现:江边,百姓被如恶狼般的日军驱赶着,成片的倒下,殷红的鲜血迅速在江面上蔓延、晕染,将江水染成触目惊心的红色。街巷里皆是横七竖八的尸体,有衣衫褴褛的老人,有尚未成年的孩童,还有年轻力壮的青年,他们死状凄惨,空洞的双眼似乎还在诉说着生前遭受的无尽痛苦与恐惧。
看到这些,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在这些罪证底片上,内心被愤怒与悲痛填满。曾经的毓秀与王广海为求自保为日军做事的他们,此刻在这些铁证面前,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懦弱与错误,内心充满了愧疚与痛苦。暗房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在内心做着激烈得挣扎,是继续在日军得淫威下苟且偷生,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些罪证运送出去,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那些缝进棉衣里的底片,已经踏上了去往远方的路。它们会变成传单,变成报纸上的铅字,变成让世界沉默的证据。三十多万亡魂的哀鸣,终会被更多人听见。那些被日军残害的人们,他们或许没能亲眼看到胜利的曙光,却用最朴素的勇气,为历史守住了底线。
散场时,女儿沉默了很久,她拉着我往前走,“妈妈,我们要记住对不对?”她的声音还有点哑,却异常坚定,“记住他们有多可怜,记住那些坏人有多坏”。
对小朋友来说,历史就像爷爷奶奶讲的老故事。虽然离我们很远,却能让我们明白现在的好日子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国家,要珍惜身边的和平。有些历史或许孩子暂时读不懂其中的沉重,但那些画面里的苦难与坚守,会像一颗石子落在她心里,终有一天会在她的心中开出一朵名为“铭记”的花。而这,大概就是爱国电影最温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