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长达一个半月的proe培训结束了。很多人都从小白变成了建模小能手,于我而言,课里课外都有很多收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3D建模软件有个通法,就是先逐个地熟悉理解其中每个命令的用法,然后在头脑中积累足够的方法和工具,对于想要绘制的目标模型,也就有了更多的解决方案。但是也正因为是通法,所以也无法具备更高阶的能力。
实操过程中肯定会容易忘记,即使刚学不久的命令,也可能学着学着就忘记,或者工具积累了很多,实际应用的过程不知道该使用哪个。忘记没有关系,只是缺少了实际的运用而已,只要脑海中有过印象,重新运用的时候自然不会陌生。所以,接下来就是要找一些具体的模型来联系,从简单到复杂,慢慢的就会对此前学习过的工具应用自如。
思路进阶。Proe的建模真正的难点是在建模思路上,需要达到一个目的,用什么方法解决是重点,用最优方法解决是难点。例如图1所示的上盖,需要进行拔模设计,怎么完成?
思路如下:箱体的拔模如果直接运用拔模特征,肯定不行,因为有圆角特征的阻碍软件无法计算。所以决定先将圆角移除掉之后再进行拔模。于是又出现了新问题,有一个拐角的位置无法取消圆角,导致所有圆角都没有办法移除。
而圆角是必须干掉的,怎么办?这时候想到干脆把面向内偏移,把带圆角的部分切除掉,之后再采用偏移面将裁掉的实体拉回来,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右侧面无法偏移回来。
如果切掉的实体无法填补回来,必然影响外观,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采用偏移实体的方法,顶部曲面则不能完美过度,拉伸或偏移曲面加厚都达不到要求,因此还是要走偏移实体的路子。于是我们更换绘图顺序,采用先拔模,后偏移的方法,发现行得通。倒回圆角得到最终效果如图2所示。
完成上例中箱体拔模的工作,把绘图思路说出来似乎操作如行云流水,飘逸自如,没有难度可言。但要求对proe的基础命令熟悉掌握,实操之时心中才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哪个是捷径心中有数,先择捷径,走不通再更换,直到最后把问题解决。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拘泥于按部就班的操作,适当调整绘图次序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上述先拔模后偏移就巧妙解决了偏移不成功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总是迷茫的、无助的,似乎前路漫漫,暗淡无光,有一万种理由退缩,却不得不前进,当问题解决的时候,一切又变得豁然开朗,山重水复与柳暗花明的循环总伴随左右。每个人达到目标或许都要经历同样多的艰难险阻,变通的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快尝试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遇到一个新问题,由于经验的匮乏必然要到处摸索碰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到后来发现只是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有过来人指点一下将少走很多弯路,proe的学习请教他人至关重要。而很多职业生涯遇到的其他问题或许身边并没有高人可以指点我们,探索固然重要,却难免局限于个人思维的束缚,更应该带着问题去寻找圈内成功者的足迹,主动寻找高人,在他们只言片语的指引下,思路上也许会一点即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