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出自《朱子语类·学六·持守》,原文为“问:‘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是宋代大儒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这里,当被弟子问到如何在“敬”上下功夫时,朱熹的回答是要想做到“敬”,便要在内做到不妄思,即心中没有胡思乱想,在外做到不妄动,即行动上没有非分之举。内无妄思是外无妄动之基,一切腐化、变质莫不是首先由心性堕落、欲望泛滥开始的。古今中外,有很多因为严格律己、抵御诱惑而名垂青史的榜样,也有不少因为心性被欲望所惑而身败名裂的教训。
心中有天地,方能不为外物侵。苏轼曾在《赤壁赋》中记载了自己与朋友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他的一生,始终对富贵名利泰然处之,不仅跳出了个人得失的小圈子,更将自己的人生境界提升到了与明月清风同在同乐,一切超然物外的高度。在赴任陕西的路上,他吟诵出“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的欣然;被贬至黄州,他书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在湿热蛮荒的儋州,他展现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释然……有了这样的情怀与境界,这样宽阔的胸襟、坚定的意志,任何威武磨难、富贵贫贱、荣辱毁誉便都不能摇动己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自觉做到为政以德、正心修身。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想”是根本。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只有把外在的“制约”化为内在的“守约”,由“不敢伸手”变为“不会动心”,才能真正做到明是非、知进退、有取舍。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了,要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才能从不敢腐到不想腐。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踏入职场,这就是我们初入职场的第一课,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并以此作为人生箴言,否则便如同中空的大堤,被蚂蚁经年累月的腐蚀,外表看似无恙,实则终会毁于一旦。
投诉举报渠道:
Q Q:2119413823
微信:LJGGEC/13660092005
电话:13660092005、020-28609927
邮箱:jbts@ggec.com.cn、2119413823@qq.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镜湖大道8号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内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