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某是J12W车间6线的线长,日常负责组织车间生产,主要任务是将SMT车间生产完成的电路板,按照产品要求进行人工焊接作业,将导线等元器件精准焊接到位,确保电路连接稳定可靠。这类岗位不仅要求操作熟练,更需对物料消耗有较强把控,而高某正是凭借这种经验,对锡丝的实际用量和申领流程了如指掌。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他利用职务便利,在锡丝领用环节动起歪心思:开始与他人配合,试图“顺出”多余锡丝。后来他发现并未引起注意,便逐步演变为常态化自偷自卖,将锡丝持续变卖牟利。短短两年间,累计非法获利超20万元,用于满足个人娱乐消费。
表面看,车间锡丝管理并非“空白地带”:领用需审批、用量有登记、台账有核查——一切似乎井然有序。然而,真正的漏洞却藏得更深:部分产品BOM表设定的锡丝标准用量远高于产线实际消耗。高某正是利用这一偏差,才得以在“按标准领料”的幌子下进行“多领少用”的操作,不但不引人怀疑,反而能堂而皇之地将多余锡丝偷出车间。BOM表设定偏高的漏洞,反而成他“精准作案”的保护伞。多领下来的锡丝,他则悄悄积压、偷偷带走、低价卖出,逐步将“数据偏差”变成“现实收益”。更具迷惑性的是,车间台账与系统数据高度一致,主管李某在日常检查中并未发现异常,认为“制度执行良好”而放松警惕。
直到2024年10月,公司接到举报,才揭开这场“隐蔽操作”的真相。随着异常记录逐一查实,高某的非法牟利链条浮出水面,其本人也在铁证面前供认不讳,现已被逮捕并判刑。紧接着,公司又查出同车间5线线长赵某亦有相同手法,自2022年来以“多领少用”的方式私自转卖锡丝,累计牟利超20万元,目前也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虽然车间主管李某未直接参与,但长期对BOM偏差缺乏重视、监管流于形式,也被公司严肃问责。公司已组织各相关部门对所有BOM参数进行全面复核和动态校正,优化物料申领逻辑,并建立更为精细化的用量监控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根据统计,经过整改优化后,2025年一季度车间锡丝消耗量较2024年同期下降近53%,物料浪费和非正常耗损明显减少,显示出改善修复已初见成效。
警示启示:
管理松懈,漏洞就会被人“玩成机会”;数据不实,再完美的流程也只是摆设。哪怕是一卷锡丝,只要监管失守,也能演变成二十万元的“漏洞黑洞”。每一位员工都应以案为鉴,切实履行职责,堵住漏洞,方能守好企业的“铜墙铁壁”。